# ShardingSphere 文档

# 一、核心概念与概述

# 1.1 什么是 ShardingSphere

ShardingSphere 是一套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解决方案,提供了数据分片、分布式事务、数据库治理等功能,致力于简化分布式数据库操作。

  • 模块化架构:由 ShardingSphere-JDBC、ShardingSphere-Proxy 和 ShardingSphere-Sidecar 三个产品组成
  • 透明化访问:对应用程序屏蔽底层分布式数据库的复杂性
  • 增量功能:在不改变现有数据库结构的情况下,逐步引入分布式能力

# 1.2 发展历程与生态

ShardingSphere 起源于 2016 年,最初是一个单纯的数据分片框架,经过多年发展,已成为功能完备的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生态系统:

  • 2016 年:发布 Sharding-JDBC 1.0
  • 2018 年:更名为 ShardingSphere,同时发布 ShardingSphere-Proxy
  • 2020 年:进入 Apache 孵化器
  • 2022 年:成为 Apache 顶级项目

# 1.3 应用场景

ShardingSphere 适用于以下场景:

  • 高并发访问:需要通过读写分离、数据分片提升系统吞吐量
  • 海量数据存储:单库存储容量达到瓶颈,需要水平扩展
  • 多数据源整合:需要统一管理和操作多个异构数据源
  • 分布式事务处理:需要在分布式环境中保证数据一致性

# 二、核心组件与架构

# 2.1 整体架构

ShardingSphere 采用了多层架构设计,包括:

  • 接入层:提供 JDBC、MySQL/PostgreSQL 协议、Kubernetes Sidecar 多种接入方式
  • 功能层:包含数据分片、分布式事务、数据库治理等核心功能模块
  • 基础设施层:提供配置中心、注册中心、分布式锁等公共基础设施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   用户应用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入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│
│  │ ShardingSphere│  │ ShardingSphere│  │ ShardingSphere-Sidecar ││
│  │   -JDBC      │  │   -Proxy     │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│
│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功能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│
│  │ 数据分片     │  │ 分布式事务   │  │ 数据库治理            │  │
│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设施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│
│  │ 配置中心     │  │ 注册中心     │  │ 分布式锁              │  │
│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端数据库集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# 2.2 核心组件介绍

# 2.2.1 ShardingSphere-JDBC

轻量级 Java ORM 框架增强版,以 JDBC 驱动的形式嵌入到应用程序中:

  • 零侵入性:对应用程序代码无侵入,只需修改数据源配置
  • 高性能:客户端直连数据库,无额外网络开销
  • 支持所有基于 JDBC 的 ORM 框架:如 JPA、Hibernate、MyBatis 等

# 2.2.2 ShardingSphere-Proxy

透明化的数据库代理服务,提供 MySQL/PostgreSQL 协议接口:

  • 多语言支持:任何支持 MySQL/PostgreSQL 协议的客户端都可使用
  • 集中式管理:配置集中管理,应用程序无需感知分片规则
  • 完整的数据库功能:支持复杂 SQL、视图、存储过程等

# 2.2.3 ShardingSphere-Sidecar

Kubernetes 环境下的服务网格组件,以 Sidecar 模式部署:

  • 云原生设计:与 Kubernetes 深度集成
  • 自动扩缩容:配合 Kubernetes 实现自动扩缩容
  • 服务网格兼容:可与 Istio 等服务网格组件协同工作

# 三、数据分片功能详解

# 3.1 分片策略

ShardingSphere 提供了多种分片策略,满足不同场景需求:

# 3.1.1 精确分片策略

根据分片键的精确值进行分片,适用于如按用户 ID 分片的场景:

// 精确分片策略配置示例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tables.t_order.database-strategy.standard.sharding-column", "user_id");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tables.t_order.database-strategy.standard.precise-algorithm-class-name", "com.example.PreciseModuloDatabaseShardingAlgorithm");

# 3.1.2 范围分片策略

根据分片键的范围进行分片,适用于如按时间范围分片的场景:

// 范围分片策略配置示例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tables.t_order.table-strategy.complex.sharding-columns", "order_id,create_time");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tables.t_order.table-strategy.complex.algorithm-class-name", "com.example.ComplexShardingAlgorithm");

# 3.1.3 复合分片策略

结合多个分片键进行分片,适用于复杂业务场景:

// 复合分片策略配置示例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tables.t_order_item.table-strategy.complex.sharding-columns", "order_id,user_id");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tables.t_order_item.table-strategy.complex.algorithm-class-name", "com.example.MultiKeyShardingAlgorithm");

# 3.2 分片算法

ShardingSphere 内置了多种分片算法,并支持自定义分片算法:

  • 取模分片算法:基于分片键的哈希值对分片数量取模
  • 哈希分片算法:基于分片键的哈希值进行分片
  • 范围分片算法:基于分片键的值范围进行分片
  • 时间分片算法:基于时间字段进行分片
  • 自动递增分片算法:基于分片键的递增特性进行分片

# 3.3 分片键设计

合理的分片键设计是实现高效数据分片的关键:

  • 唯一性:分片键应该能够唯一标识一条记录
  • 均匀分布:确保数据能够均匀分布到各个分片
  • 查询友好:尽量与业务查询条件匹配,减少跨分片查询
  • 不可变性:分片键值应尽量保持不变,避免数据迁移

# 四、分布式事务

# 4.1 事务类型

ShardingSphere 支持多种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:

# 4.1.1 XA 事务

基于 XA 协议的两阶段提交事务,保证强一致性:

  • 优点:保证数据强一致性
  • 缺点:性能较低,存在长事务阻塞风险
  • 适用场景: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业务场景

# 4.1.2 AT 事务

基于 TCC (Try-Confirm-Cancel) 思想的改进型事务,保证最终一致性:

  • 优点:性能较好,无阻塞
  • 缺点:需要应用层配合,有代码侵入性
  • 适用场景:对性能要求较高,可接受最终一致性的场景

# 4.1.3 BASE 事务

基于 SAGA 模式的柔性事务,保证最终一致性:

  • 优点:完全异步,性能最高
  • 缺点:实现复杂度高,一致性最弱
  • 适用场景:对性能要求极高,业务流程明确的场景

# 4.2 事务隔离级别

ShardingSphere 支持多种事务隔离级别:

  • 读未提交(READ_UNCOMMITTED)
  • 读已提交(READ_COMMITTED)
  • 可重复读(REPEATABLE_READ)
  • 串行化(SERIALIZABLE)

# 4.3 事务管理配置

以下是配置 XA 事务的示例:

// 配置 XA 事务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props.sql.show", "true");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props.max.connections.size.per.query", "1");
props.put("sharding.jdbc.config.sharding.transaction.type", "XA");

# 五、数据库治理功能

# 5.1 配置中心

ShardingSphere 支持多种配置中心,实现配置的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:

  • ZooKeeper:分布式协调服务,提供高可用的配置存储
  • Nacos:阿里巴巴开源的配置中心和服务发现平台
  • Etcd:云原生时代的配置存储和服务发现系统
  • Apollo:携程开源的分布式配置中心

# 5.2 注册中心

通过注册中心实现实例的自动发现和管理:

  • 服务注册:自动注册数据库实例信息
  • 健康检查:定期检查实例健康状态
  • 动态扩缩容:支持实例的动态添加和移除

# 5.3 分布式锁

提供分布式锁机制,保证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:

  • 基于 ZooKeeper 的分布式锁
  • 基于 Redis 的分布式锁
  • 基于数据库的分布式锁

# 六、基本使用指南

# 6.1 ShardingSphere-JDBC 快速开始

# 6.1.1 引入依赖

<dependency>
    <groupId>org.apache.shardingsphere</groupId>
    <artifactId>shardingsphere-jdbc-core</artifactId>
    <version>5.1.1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
# 6.1.2 配置分片规则

// 创建数据源集合
Map<String, DataSource> dataSourceMap = new HashMap<>();

// 配置第一个数据源
BasicDataSource dataSource1 = new BasicDataSource();
dataSource1.setDriverClassName("com.mysql.jdbc.Driver");
dataSource1.setUrl("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ds0");
dataSource1.setUsername("root");
dataSource1.setPassword("password");
dataSourceMap.put("ds0", dataSource1);

// 配置第二个数据源
BasicDataSource dataSource2 = new BasicDataSource();
dataSource2.setDriverClassName("com.mysql.jdbc.Driver");
dataSource2.setUrl("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ds1");
dataSource2.setUsername("root");
dataSource2.setPassword("password");
dataSourceMap.put("ds1", dataSource2);

// 配置分片规则
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 shardingRuleConfig = new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();

// 配置表分片规则
TableRuleConfiguration orderTableRuleConfig = new TableRuleConfiguration("t_order", "ds${0..1}.t_order${0..1}");

// 配置分库策略
orderTableRuleConfig.setDatabaseShardingStrategy(new StandardShardingStrategyConfiguration("user_id", new PreciseModuloDatabaseShardingAlgorithm()));

// 配置分表策略
orderTableRuleConfig.setTableShardingStrategy(new StandardShardingStrategyConfiguration("order_id", new PreciseModuloTableShardingAlgorithm()));

shardingRuleConfig.getTables().add(orderTableRuleConfig);

// 创建 ShardingSphere 数据源
DataSource dataSource = ShardingSphereDataSourceFactory.createDataSource(dataSourceMap, Collections.singleton(shardingRuleConfig), new Properties());

# 6.1.3 使用数据源

// 获取数据库连接
Connection conn = dataSource.getConnection();

// 创建 SQL 语句
PreparedStatement pstmt = conn.prepareStatement("INSERT INTO t_order (order_id, user_id, status) VALUES (?, ?, ?)");
pstmt.setLong(1, 1001);
pstmt.setLong(2, 100);
pstmt.setString(3, "SUCCESS");
pstmt.executeUpdate();

// 关闭连接
pstmt.close();
conn.close();

# 6.2 ShardingSphere-Proxy 快速开始

# 6.2.1 下载安装

从 Apache 官网下载 ShardingSphere-Proxy 发行包,并解压到本地目录。

# 6.2.2 配置分片规则

编辑 conf/server.yaml 配置认证信息:

rules:
  - !AUTHORITY
    users:
      - root@%:root
      - sharding@:sharding
    provider:
      type: ALL_PERMITTED

props:
  max-connections-size-per-query: 1
  acceptor-size: 16  # The default value is cpu core count
  executor-size: 16  # Infinite by default
  proxy-frontend-flush-threshold: 128  # The default value is 128
  proxy-opentracing-enabled: false
  proxy-hint-enabled: false
  query-with-cipher-column: false
  sql-show: false

编辑 conf/config-sharding.yaml 配置分片规则:

dataSources:
  ds_0:
    url: 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ds0?serverTimezone=UTC&useSSL=false
    username: root
    password: password
    connectionTimeoutMilliseconds: 30000
    idleTimeoutMilliseconds: 60000
    maxLifetimeMilliseconds: 1800000
    maxPoolSize: 50
  ds_1:
    url: 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ds1?serverTimezone=UTC&useSSL=false
    username: root
    password: password
    connectionTimeoutMilliseconds: 30000
    idleTimeoutMilliseconds: 60000
    maxLifetimeMilliseconds: 1800000
    maxPoolSize: 50

rules:
  - !SHARDING
    tables:
      t_order:
        actualDataNodes: ds_${0..1}.t_order_${0..1}
        tableStrategy:
          standard:
            shardingColumn: order_id
            shardingAlgorithmName: t_order_inline
        databaseStrategy:
          standard:
            shardingColumn: user_id
            shardingAlgorithmName: database_inline
    shardingAlgorithms:
      database_inline:
        type: INLINE
        props:
          algorithm-expression: ds_${user_id % 2}
      t_order_inline:
        type: INLINE
        props:
          algorithm-expression: t_order_${order_id % 2}

# 6.2.3 启动服务

执行以下命令启动 ShardingSphere-Proxy:

# Linux/Unix
bin/start.sh

# Windows
bin/start.bat

# 6.2.4 客户端连接

使用任何 MySQL 客户端连接 ShardingSphere-Proxy:

mysql -h localhost -P 3307 -u root -p

# 七、高级特性

# 7.1 读写分离

ShardingSphere 支持数据库读写分离,提高系统整体吞吐量:

  • 一主多从:支持一个主库多个从库的架构
  • 多主多从:支持多个主库多个从库的架构
  • 动态切换:支持根据 SQL 类型自动切换读写库
  • 负载均衡:支持多种从库负载均衡策略

# 7.2 数据脱敏

提供数据脱敏功能,保护敏感数据安全:

  • 多种加密算法:支持 AES、RSA、MD5 等多种加密算法
  • 列级加密:支持对指定列进行加密存储和解密查询
  • 透明加密:应用程序无需关心加密逻辑,对业务代码无侵入

# 7.3 影子库

支持影子库功能,实现线上灰度测试:

  • SQL 拦截:根据规则拦截特定 SQL 路由到影子库
  • 影子表:支持影子表与生产表的映射关系
  • 动态规则:支持动态调整影子库路由规则

# 7.4 高可用

提供完善的高可用机制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:

  • 故障检测:自动检测数据库实例故障
  • 自动切换:支持主库故障自动切换到备库
  • 优雅降级:支持部分分片不可用时的优雅降级

# 八、最佳实践

# 8.1 分片设计最佳实践

  1. 合理选择分片键:选择查询频率高、分布均匀的字段作为分片键

  2. 分片数量规划

    • 分片数量不宜过多,建议控制在 200 以内
    • 考虑未来 3-5 年的数据增长,预留扩展空间
    • 结合硬件资源和性能需求进行调整
  3. 避免跨分片查询

    • 设计业务逻辑时尽量基于分片键进行查询
    • 必须跨分片查询时,优化 SQL 语句减少数据传输
  4. 热点数据处理

    • 对热点数据进行单独分片或缓存
    • 使用一致性哈希等算法分散热点数据

# 8.2 性能优化

  1. 连接池优化

    • 合理设置连接池大小
    • 使用连接池预热
    • 配置合适的连接超时和空闲超时时间
  2. SQL 优化

    • 避免使用复杂 SQL 和子查询
    • 合理使用索引
    • 避免全表扫描
  3. 缓存策略

    • 引入本地缓存和分布式缓存
    • 对热点数据进行缓存
    • 合理设置缓存过期时间

# 8.3 部署架构建议

  1. 小型应用:单实例部署 ShardingSphere-JDBC

  2. 中型应用:集群部署 ShardingSphere-JDBC + 配置中心

  3. 大型应用:ShardingSphere-Proxy 集群 + ShardingSphere-JDBC 混合部署

# 九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# 9.1 数据不一致问题

问题现象:分片后,不同分片间数据出现不一致。

解决方案

  • 使用分布式事务保证数据一致性
  • 合理设计分片键,避免分布式事务
  • 引入最终一致性机制,如消息队列补偿

# 9.2 跨分片查询性能问题

问题现象:执行跨分片查询时,响应时间过长。

解决方案

  • 优化 SQL 语句,减少返回数据量
  • 引入读写分离,分散查询压力
  • 调整分片策略,尽量避免跨分片查询
  • 使用二级缓存缓存查询结果

# 9.3 热点分片问题

问题现象:部分分片数据量过大或访问频率过高,成为性能瓶颈。

解决方案

  • 重新设计分片策略,采用复合分片键
  • 对热点数据进行单独分片或缓存
  • 考虑数据迁移,手动调整数据分布

# 9.4 扩容问题

问题现象:随着数据量增长,需要增加分片数量。

解决方案

  • 采用预分片策略,提前规划足够的分片数量
  • 使用在线数据迁移工具,如 ShardingSphere-Scaling
  • 考虑使用一致性哈希分片算法,减少数据迁移量

# 十、总结与展望

ShardingSphere 作为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解决方案,为开发者提供了完整的数据分片、分布式事务和数据库治理功能,帮助企业轻松应对高并发、海量数据存储的挑战。

未来,ShardingSphere 将继续朝着以下方向发展:

  • 云原生深度整合:进一步增强与 Kubernetes、Istio 等云原生组件的集成
  • 多模态数据处理:支持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混合分片
  • 智能化运维:引入 AI 技术,实现自动调优和故障自愈
  • 全球化部署支持:提供跨区域、跨数据中心的部署和数据同步能力

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社区贡献,ShardingSphere 将为分布式数据库领域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。